logo

列表头部广告一条

专题 专题> 美食

豆丹情结

【连网】 漂泊在外,许多往事记不清楚了,唯独家乡板浦的红烧豆丹让我牵肠挂肚、不能忘怀。

1


  豆丹是家乡板浦一种蕴含深沉的民俗文化的食材,也是家乡板浦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。

  民以食为天,家乡板浦人老幼皆喜食豆丹。每年夏秋豆丹大量上市时,贩子不需要吆喝,百姓争相购买煮食,顷刻抢购一空。

  豆丹不仅味道鲜美,而且价钱也不贵。它虽不如山珍海味那样高贵,却深深扎根于家乡一带,以至于家家会做、人人爱吃。

  家乡板浦是盛产豆丹的大豆之乡,豆丹也成了餐桌上的尤物。

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方人有一方人的饮食文化。

  豆丹,历来被家乡板浦人视为佳品,非此不欢,被推为席上美馔。

  婚嫁喜宴、家人团聚、亲朋小酌、高级酒会,必有豆丹一菜,故在当地有“不上豆丹不请客之说。”

  “登盘馈客列几席,茯苓镜花盈芳樽。老饕下箸声有啖,食罢豆丹俱和温。”此诗形象地描写了家乡人嗜食豆丹的情景,颇似一幅生动的风俗画。

  豆丹是家乡板浦一绝。说它是一绝,是指外地绝无家乡板浦仅有。

  千里之外的人也常常慕名而来,品尝豆丹,直到大饱口福才惬意离去。凡吃过豆丹的人皆叹为观止,交口称赞:“真是名不虚传,堪称天下第一菜!美哉,妙哉!”

  豆丹别名很多,如豆度、豆虎、豆参。

  豆丹有蒸、炒、煨等多种吃法,但最好的,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是红烧。

  家乡板浦的豆丹,着实让人沉醉和流连。自从记事起,印象就被豆丹给装满了。那时候,豆丹价格便宜得很,五角一斤。我家与豆丹有缘,誉之为“贫贱之交”亦不为过。

  我家特别喜爱吃这东西。每当夏秋豆丹上市,父亲总是不忘买上几斤,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。

  豆丹好吃,但豆丹的加工却并不简单。

  豆丹买回家后,用清水洗净,再用擀面杖把豆丹从头向尾擀挤,然后用清水洗去垢物,将洗净的豆丹肉配以小青菜、鲜红的尖辣椒红烧,这道美肴便色香味俱全了。

  烹制好的红烧豆丹端上桌,望之色美、闻之清香,我们一家几口,围着餐桌,边吃豆丹边谈人生,体验亲情,享受人生乐趣,其乐融融。

  长大以后,我渐渐疏远了豆丹。高中毕业的我为了实现理想,毅然背上行李,独自乘上一列火车流浪到南方闯荡世界。

  时光如流水,转瞬在江南呆了六年,在这六年中,我从没踏上家乡板浦的土地,从没喝过家乡的水,思乡之情久久萦绕在心,还有那难忘的家乡板浦的红烧豆丹。

  在漂泊的青春岁月里,我算得上见多识广的人。江南的酸甜苦辣的滋味一一尝过、生冷熟热一一吃过,不知是何缘故,江南的菜肴比起家乡板浦的豆丹风味,总觉得逊色多了。也许是“月是故乡明,菜是家乡香”吧!这么一想,愈加惦记家乡的红烧豆丹。

  家乡板浦的豆丹留在我的记忆里,是那么缠绵、那么真切。我恨不能长出翅膀,一下子飞回阔别已久的家乡板浦,再一次品尝那令我魂牵梦萦、垂涎欲滴的红烧豆丹。

  最近接到朋友的电话,说家乡板浦生活越来越好,户户住高楼,家家奔小康。朋友最后还说,不起眼的豆丹已经成为国宴上的常客……

  接了朋友的电话,我兴奋不已,一种乡情在舌尖上蔓延。我想,等回到家乡,我一定要去吃豆丹,一定要吃个够。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