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列表头部广告一条

县区 县区> 连云区> 焦点

连云跨区域协作打破“治安壁垒”

【连网】(记者 陶莎 通讯员 宝明 李益民)日前,开发区一名老人在过马路时不幸被一辆货车撞伤,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,因赔偿数额发生争议而迟迟难以解决,为打破跨区域的“治安壁垒”,连云区政法委启动联动协作机制,邀请该区治安人员坐在一起进行调解,仅用一天就达成了双方都满意的调解协议。据悉,这是该区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,打破“治安壁垒”的一个成功范例。

“以前,面对跨区域疑难复杂案件,不是请示报告,就是‘函来函去’,落实起来难度很大。”连云区政法委负责人告诉笔者,作为海滨城区,仅部、省、市属驻区单位就有200多家,这些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分属不同条块,加上周边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员多、情况复杂,给辖区社会管理带来很大难度。

为实现平安建设从“小治安”向“大平安”、从“治安治理”向“社会管理”、从“部门工作”向“党政工程”的转变,切实打破跨区域之间的“治安壁垒”,该区政法委主动牵头,积极协调区属政法机关和驻区单位,有效整合资源,搭建政法综治工作平台,定期分析研究治安形势,制定应对化解工作方案、对策或建议,协调跨部门、跨区域案件的调查处理,对排查受理的矛盾纠纷、安全隐患进行调处,形成了团结协作、互补优势、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。

为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,该区政法委主动协调各共建单位坚持以民生为导向,将“平安法制连云”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吃、住、行等基本问题上,以街道、村居、园区为依托,加强协调配合,携手开展联防、联调、联控、联治。目前,该区宿城街道以6个村和核电、港口物流等联动协防为抓手,对邻里关系、学校治理、防灾抗灾、消防安全等11个方面进行了规范,从而形成新的社会管理模式。

今年以来,该区坚持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抓“平安法制连云”建设,打破行政边界治安管理界限,形成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、法律援助、特定人群管理服务等十大工作平台,有效破解了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难题,实现了社会管理由“条块分割”向“整体联动”转变,平安创建由“单打独斗”向“同台合唱”转变,成功调处了征收拆迁、资金链断裂等引发的10多起群体性事件,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。据统计,仅今年以来,该区政法干部已开展走访近千人次,仅区级机关就累计调解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问题100余件,解决集访、缠访等疑难复杂问题45件,从政策层面推动解决了企业“双解”人员医疗保险等2项群体性信访问题,受益群众200余人。

此外,该区大力构建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多元化大调解体系,全区仅村居就新建调解室50余个,累计调解民事纠纷3000余件,调解成功率达95%以上,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,“平安法制连云”已成为该区的一张名片。

相关新闻